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助企紓困,金融要持續發力。企業信貸需求如何挖掘和對接?融資成本如何降低?疫情之下金融服務如何“不斷檔”?《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多家銀行和企業,探求金融活水“解渴”市場主體的實踐。
企業“需求弱”? 助融資對接多方發力
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的有效信貸需求確有所減弱。“企業投資和經營擴張慢下來或停下來,其信貸需求就會隨之減少,有的企業也會主動去減負債。”一位基層銀行工作人員坦言自己的切身感受。
不過,多位銀行業人士也認為,銀行挖掘市場主體信貸需求仍有空間。“我們發現,疫情暴發之后這幾年,有的企業流動性慢下來了,過去依靠自有資金的現在對外部融資更加倚重。我們支行小企業的首貸戶一直在增加。”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小企業金融業務中心副主任于麗說。
如何更好挖掘企業信貸需求?除了銀行自身加大營銷力度,一些地方融資對接平臺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泉州疫情暴發一個月內我們營收下降七成以上,流動資金吃緊。從我在平臺發布融資需求后,隔天南安農村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就與我聯系并詳細介紹適合我們的貸款產品,我從了解產品到拿到紓困貸款前后不到5天,真是雪中送炭。”福建省南安市地恩石材有限公司負責人曾毅力對記者說。
曾毅力口中的平臺是“泉州中小微企業信貸直通車”平臺,企業可通過手機填寫融資意向,平臺可快速匹配企業需求。記者從人民銀行泉州市中心支行獲悉,在泉州疫情較為嚴重的3月13日至4月6日,53家企業通過“信貸直通車”獲貸1.64億元。
另外,不少地方部門也主動向金融機構推送名單意在助推精準匹配信貸供需。“地方金融局、經信局、稅務局、工商聯等近期都分別推送一批有需求的企業名單,銀行也會快速跟進。”某國有大行北京地區一支行對公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說。
企業“想減負”? 銀擔合力提額度降成本
“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受疫情影響程度不同,企業的需求也會有一定差別。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企業,其迫切需求就是銀行的信貸政策要穩住,而且支持的成本越低越好。”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副行長李效敏表示。
李效敏的話道出了不少企業的心聲。如何給企業“減負”?銀行讓利、擔保降費、財政貼息齊發力。
今年5月,北京明易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歸還上筆貸款本金的當天就拿到了工行北京分行新發放的1000萬元貸款,不僅實現資金投放“無縫銜接”,而且執行了基礎利率下浮的優惠貸款利率。“除了銀行主動讓利之外,也引入了和政策性擔保機構的合作,為企業增信順利落地奠定一定基礎。”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小企業金融業務中心客戶經理周潮然表示。據她介紹,工行與多家北京地區政策性擔保機構都有多年合作,這次疫情暴發以來,多家擔保機構的擔保額度有一定提升,費率也進一步下降。
“我們大概綜合評估了下,比起上個貸款周期,銀行利息一年大概能再減少四至五萬的支出。”北京明易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一波說。不僅如此,對于明易達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而言,根據政策,在貸款結束正常的還本付息之后,還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政府貼息,這意味其融資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看來,政策性擔保機構費率較低,背后財政資金支持,它和銀行之間合作形成的風險分擔機制,可以在不過分抬高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情況下,分散商業銀行的風險,使得風險相對較大的小微企業融資業務變得可行并得以落地。
企業“用款急”? 服務線上化“快馬加鞭”
“我們很多食材供貨來自上海,4月疫情導致供貨商無法發貨,原材料運不進來,價格也上漲了很多,僅三文魚4月的采購價格就比3月上漲了50%。5月,北京暫停堂食,我們這種西餐正餐又不太適合外賣,當月營收更是減少了80%以上。”北京普蘭達德國餐廳負責人張黎黎坦言,原料漲價、營收下降因素疊加,企業短時間內現金流著實非常緊張。不過,通過工行線上產品“e抵快貸”,餐廳在抵押物有變更的復雜情況下,一周左右完成簽約、實現放款。
現金流不能斷!疫情之下,有的企業人員被封控在家,但又著急貸款用款,如何保障金融服務“不斷檔”?
人民銀行日前印發的《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指出,“優化企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小程序等功能及業務流程,為小微企業提供在線測額、快速申貸、線上放款等服務,提升客戶融資便利性。”
據李效敏介紹,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后,造成很多公司人、印、物分離,開發票、蓋公章這些基本的財務環節都無法實現。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工行力爭實現所有流程線上辦,并且積極嘗試遠程視頻盡調、“不見面”抵押等創新服務模式,進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服務邊界。(經濟參考報)
|